示范校建设宣传学习百问(五)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04日

66.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建设内容是什么?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分段阶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粤港先锋4S店、上汽通用4S店等汽车维修企业合作,完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通过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训基地的认知实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继续学习的兴趣;通过汽车专业理论学习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顶岗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岗位能力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基础知识、专业理论、职业技能等方面阶梯式递进,专业理论及实践技能逐渐积累。

    2.建立以“工学结合”为主线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德育》、《计算机》、《机械制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概论》等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多媒体设备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完成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和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等课程为核心课程,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模拟仿真、情景再现,完成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另外通过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和汽车保险与理赔等选修课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完成对学生提升能力的培养。

    3.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两年内,建设4门校级精品课程《汽车检测技术》、《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和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电控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进度

负责人

建设目标

1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2013-4

张国庆

校级精品课

2

汽车电气和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

2013-4

王洪祝

校级精品课

3

发动机电控技术

2014-5

王扬

校级精品课

4

汽车检测技术

2014-5

张建伟

校级精品课

 

    4.校本教材建设

两年内,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根据相应课程标准编写《汽车概论》、《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检测技术》3本有特色的校本教材。

5.教学资源库建设

    逐步建成完善的网络教学视频及声像资料库1套、电子教案库1套、课件库1套、汽车资料素材库1套、试题库1套。制作汽车维修职业素质教育相关视频5个、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视频10个;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题库1套(试题不少于1000题);建设汽车职业技能大赛理论题库1套(试题不少1000题);添置专业图书500本,购置网络教学相应软件的使用权。

    6.教学模式改革

    成立汽车保养、汽车修理、汽车技术服务三个兴趣小组,在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制定兴趣小组的活动方案,活动内容。

    7.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本着“巩固基础、完善功能、提升质量、突出特色”的原则,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实训教学的需要,购买或更新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完善实训教学的工艺流程和各种规章制度,编制汽车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善具有真实工作环境、达到4S店水平的汽车实训车间,争取通过2年建设,使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达到全省中职院校领先水平。

    8.深化评价模式改革,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二)师资队伍建设

按学校“三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要求,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主体,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融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师德高尚、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训指导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3.深化“订单培养”

67.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在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在对汽车保养、汽车修理、汽车检测职业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和甄选典型工作任务。根据相应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运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进行加工,将企业中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型工作任务,依靠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配置转化,确定需开设的课程门类,按照前台接待、售后维修、验收、结算、出厂的工作流程为主要依据,兼顾教学规律,重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以“工学结合”为主线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综合素质随着课程的推进,不断拓展和提升。

68.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业带头人培养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从高素质的骨干教师中,选拔副高职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有实践经历、教研水平较高的2名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国内外研修、企业实践锻炼、科研项目开发等培养措施,使其达到本专业带头人的要求,成为“敬业爱生、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熟悉市场、改革创新”的在本地区同类学校中影响力较大的教师,带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师团队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及教科研和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发挥组织综合作用。主要培养措施:

    (1)到国内外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培训1次;

    (2)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1个月;

    (3)每年参与行业学术交流1次;

    (4)每年参与汽车新技术讲座1次;

    (5)每年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1次;

    (6)完成校本教材的开发。

69.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骨干教师培养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从高水平专业教师中选拔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爱岗敬业、具备“双师”素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4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省内外培训学习、企业锻炼、参与科研项目开发等培养措施,使其具有较高尚的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有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内起骨干和核心作用,承担2门以上重点课程,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和较高专业实践技能,能编写适应本专业教学要求的校本教材,能组织参与指导本专业学生技能竞赛,带动专业教师进行本专业建设的拔尖人才。主要培养措施:

    (1)到国内先进院校进修学习;

    (2)每年到4S店、汽车修理厂顶岗实习1—2个月;

    (3)每年参加汽车行业新技术的培训1次;

    (4)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

    (5)参与职业技能大赛、论文评比活动。

70.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或实习指导课教师中,选拔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中青年教师6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分批选派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教学改革及企业技术革新等培养措施,提升专业技能,使其具有较高尚的人文素质、有较高的职业能力,有高强的实践技能,经过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其既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又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使本专业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提升到90%。主要培养措施:

    (1)每年到4S店、汽修厂实践锻炼2个月;

    (2)参与各类技能大赛、教学比赛,促进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3)二年内参与2门工作任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71.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兼职教师聘用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和社会教育资源。聘请高校、企业知名专家、高级技术人员4名来校,参与拟订专业发展计划和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学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一支规模相对稳定且有较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72.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1.成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小组。在学校领导下,聘请4S店(或汽修厂)技术总监、汽车维修技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小组,定期召开研讨会议,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双师培养、技术研发等展开深入研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育人水平。

    2.建立校企人员互动机制。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第一线挂职锻炼或顶岗实践,行业专家进校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师的互动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人才交流、技术互助与信息共享。

    3.建设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为企业职工进行汽车专业理论培训,企业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资源。

    4.优化学生实习运行机制。一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让学生到合作企业了解和熟悉各个专业岗位,为顶岗实习做好准备。二是让学生依据个人能力和企业需求意向进行顶岗实习,为就业做好准备。三是完善学生校外实习管理机制,校企共同制定实习课程标准、编写学生实习成绩考核标准,加强校外实习过程和结果考核。

7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1)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使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与合作企业及市场紧密结合。本专业将开发克莱斯勒4S店、汽车驾校等5个校外实训基地,制定并实施切实有效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规范。

    (2)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与企合作,共同开发汽车二级维护的标准化工艺流程、汽车检修新设备应用生产性实训项目,邀请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提高,满足企业对新技术人才的要求。

74.工程测量专业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围绕我校办学理念,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创新“4+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支师风严谨、理念创先、德能双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完善以强化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工程测量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成果共享、共建双赢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培养可自主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到2013年在校生人数保持在500人,高级工比例达到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98%,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5%。实现以工程测量专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与发展,在国内中职学校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目标。

75.工程测量专业的建设思路是什么?

    按“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丰富完善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模式→校企合作共谋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思路,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革“教—学—做—工”校企循环递进的教学模式为主线,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切入点,创新“4+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对接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