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纪律 悟专业 拓视野丨职业教育与劳动体验培训班学子在行动
自学院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培训班正式开班以来,我院各系结合专业特色,通过“理论+实践”“课堂+社会”的融合模式,帮助学员不断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竞争力,解锁思政育人新方式。
严于律己:从晨间活力到内务规范
晨光初露,整齐的脚步声与口号声已回荡在学院运动场。深蓝色的运动服被吹得微微鼓起,像一群展翅欲飞的雏鸟。白色运动鞋哒哒敲着地面,仿佛要踏碎所有的迟疑,在塑胶跑道上投下一串跳动的影子。学员张新鹏笑着说道:“刚开始觉得早起困难,但坚持两周后,整个人都更清爽了”。学生寝室内务也逐步整齐划一,这种规律作息不仅强健体魄,更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意识与时间观念。
特色课程:解锁职业成长的“心”密码
课堂上,特色课程《心理学》备受青睐,当枯燥的说教变成解密游戏,当职业素养扎根于青少年渴望“被看见”“被赋能”的心理需求,劳动教育便不再是体力的重复,心理学也可以成为一场认识自我、成就自我的心灵之旅。
聚焦专业:沉浸式体验点燃职业梦想
为帮助学生提前感知专业方向,各系部精心设计“专业开放课”。汽车技术工程系将实训车间变为“微型工厂”,学生现场感受传统燃油汽车发动机与新能源汽车的动能变革。茶席布置融合古风插花、木质茶具,教师身着汉服讲解茶艺、茶道,打造“仪式感拉满”的文化社交空间。艺术设计系呈现的非遗作品,引得连连惊叹。“原来编程和艺术创作也能结合!”参与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培训班的同学兴奋地表示。
行走的课堂:博物馆里触摸城市文脉
每周五上午,基础部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前往哈尔滨市各大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从《哈尔滨博物馆》的工业文明脉络,到《冰雪艺术发展史》的技术革新轨迹,学生们带着任务边听讲解边记录,学习氛围浓厚。在“冰城制造”展区,很多学生主动将现代数控技术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这种跨学科的思维碰撞令人惊喜。
未来可期:从体验者到追梦人
学院马列与基础教研部在本学期为学员们开设了24场专业认知活动,覆盖学院8个系部,并计划于5月开通“一对一咨询通道”,通过看、做、问三步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专业内涵,助力每位学子找到最适合的发展方向。正如参训学员所说:“这样的体验让我明白,选择专业不是选择标签,而是寻找与未来对话的钥匙,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打开自己成长大门的那把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