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作总结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08日

     2016年是两院实施整合建设的关键年,是步入“十三五”时期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发展的开局年。一年来,两所学院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对我省的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希斌市长从速、从优实施两院整合的工作要求,以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工作设想为总纲,强化目标管理,深入开展“后示范校”建设,狠抓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保证中心工作平稳过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整合扩建工作如期完成

两院整合是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整合后,集中了两所学院的优质资源,增强了办学实力、优化了地区建设环境,又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区域支撑,使整合后的学院走上了发展快车道,这对两院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是决策科学,整合扩建开局良好。2016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两所学院进行整合。为确保整合扩建工作按时有序推进,成立了以市人社局刘志军局长为组长、院党委书记郑为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从汇集信息到统一决策,一个步调、一个声音、一门心思推进落实。领导小组下设的6个专项推进组和1个项目建设办,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向上对整合领导小组负责,对下向具体工作延伸,辐射全院工作。两院全体党员干部思想行动与市委市政府决策保持高度统一。院领导班子带头讲党性、顾大局、守规矩、做表率,确保了整合扩建工作开局良好,有序推进。

二是发力精准,扩建工程圆满竣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对扩建工程采取了EPC模式,实行代建制,由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实施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工作,学院项目建设办予以配合协调。在扩建工作中,项目办协同江南江北两校区各部门第一时间拿出建设需求,先后6次与设计院进行沟通,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设计方案;协助代建公司做好招投标工作、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监督,严格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地推进工程建设,使扩建工程成为我市优质工程、高效工程和廉洁工程。

三是敢于碰硬,历史遗留问题圆满解决。学院以敢于碰硬的决心、科学决策的智慧和对百姓负责的爱心,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查找政策依据,抓住关键点,不漏风险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资产清查中,配合审计,盘点盈亏,摸清底数,完成了两校区近两亿元的设备、资产的清查,为清产核资排除障碍。在遗留问题梳理中,不躲避,不退让,在最短的时间内厘清事实,整理归类,完成了原自行车厂、哈尔滨市仪表九厂1892名离退休人员与托管中心的对接。在人员安置中,以人为本,充分了解职工的诉求、考虑职工的利益,提出了“开放式”的安置方案,拟出5套安置路径供职工选择,妥善安置了77名在职职工和36名外聘职工,不留历史尾巴。

四是谋划周密,搬迁工作圆满落位。学院先后多次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和专题会议,研究搬迁落位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抽调专门人员,组织精兵强将,现场踏查,摸清情况,几上几下,广泛征求意见,周密迅速地制定了行政部门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学生宿舍的4个搬迁落位方案,以及江南、江北两校区的2个整体搬迁方案,设备搬迁、资产搬迁、资产处置、安全等5个分项方案。详细规划了近两亿元的设备、资产,三十几个部门,五十余个专业,五千余名学生,近千名教师的搬迁落位工作,保证了搬迁一次到位、精确“制导”。学院各部门和广大教职工识大局,顾大体,按照学院的要求和部署,听从指挥,行动迅速,确保了搬迁落位工作安全稳妥、顺利圆满。

扩建工程自2016年4月26日决策,7月开工,2017年1月中旬全部竣工,利用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以超常的速度完成了扩建工程。目前搬迁工作已全部落位,历史遗留问题基本上得到稳妥解决。市政府和希斌市长对该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把两院的整合和推进,作为哈尔滨建设的一个范例。

二、“后示范校”建设持续推进,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一)“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后示范校建设”不断推进

一是按照《“后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制定了“后示范校”建设工作进程表,依据示范校建设标准要求,通过召开专题研讨认证,江北校区对2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认证和修订。江南校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2016级共18个专业的教学计划。

二是江南校区完成了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收尾工作。各项目组,特别是五个重点专业的项目组,按照省级验收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寒假期间,对5个重点建设专业的典型案例、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文件进行了更严格、更精细的修订,整理充实了佐证支撑材料。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及时上传了质量检测数据和国家验收的全部佐证材料,正在等待国家验收。同时,两校区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7个专业400余个验收点也通过了国家审计组的审计,获得了专家较高的评价。

三是引进了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推进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两院先后邀请欧洲职教集团、德国职教机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国立科技与管理大学来院合作交流,创新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实效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二)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快,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制定了《2016年度课程改革活动方案》和课改活动教学评价表,大力推进课改。按“示范校”标准,以“帮练”为目标开展岗位练兵,以“示范”为主题进行系部内公开课交流,展示示范校建设成果和教师风采,以听评课为手段对岗位活动开展情况进检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江北校区抓住国务院设立哈尔滨新区的有利时机,在专业建设上,本着“开设一批、改造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市“4+6+1”、“龙江丝路带”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际需求,开发和设置了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兴专业;组织完成了电气技术、平面设计、汽车维修、数控机床、餐厅服务、烘焙等专业国家级集训基地的申报工作;江南校区按照市发改委联合教育局、人社局牵头制订的《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立足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围绕装备制造、信息技术、食品和现代服务专业试点范围,确定了酒店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应用、美术设计与制作、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焊接加工等“5+3”个专业进行了双元培育改革试点。

三是按照两院整合工作的总体要求,优化了专业设置,做好了专业融合发展。按照体现市场需求性、体现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配套性、体现办学特色性、体现专业集群性的原则,对两院的12个系66个专业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明确了新学院专业建设体系和加强校企融合、加强市场化运作、加强集团化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专业建设规划。

四是优化教学内容,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两院以强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落脚点,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手段,优化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结构比例。同时,开展新生入学兴趣引导教学活动周、第二课堂和示范公开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学习潜质。

通过努力,2016年两校区一体化教学开课比率达到60%以上,专业课实训教学比率接近60%。江北校区2016年课改率达到70%以上,被国家批复为首批国家级职业训练院,被市总工会聘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师资培训实训基地,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三)教学秩序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教学管理部门加强了“两个档案”建设。学院大力开展《教学管理规范》培训、教学文件普查及不定期抽查等活动,保证了教学计划实施有效,教学过程秩序井然。按照两个档案管理办法,统一定档制版,要求各专业从培养目标方案、课程体系标准、教学计划安排、教材应用配备、课时费发放等各环节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形成了完整的专业教学档案;各任课教师从教案编写、备课试讲、教学质量评估、学生作业考试等各环节严格遵守学院要求,形成了完整的教师业务档案,实现了“两个档案”建设率100%的工作目标。

二是提升了教育资源利用率。教务部门加强了对跨系任课基础教师、交叉专业教师、实训教师的统筹协调和调配使用。按照年初计划对全院教师进行了统一选配,对新任课教师实行了试讲制。通过完善教师选课机制,实现了师资内部自我调剂、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成效的工作目标。

三是学生学业考评机制持续规范。考务部门通过制定和下发考试工作方案,严肃了考试纪律,细致安排和周密部署了考务方案,优化了考核手段。在院内试行了以训代考、以赛代考等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加院内外技能大赛,提升了学院考评工作的实效性。

四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办公水平持续提高。信息部门引导和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学日常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完成了主控中心机房的建设,拟定了校园数字化建设方案,初步形成了与校园内外网软硬件建设相配套的集管理、维护、运转于一体的学院网络管理体系。

(四)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实训教学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增加了对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耗材的资金投入。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以两院整合扩建为契机新建综合实训大楼,新建实训室80个,综合实训场地3个,新建总面积两万余平方米。做好了“省、市重点专业”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创建准备工作,制定并实施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制度》《技能大师工作室绩效考评制度》,对院内现有大师工作室进行了自检,进一步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江南校区开源节流,按照产训结合的理念,通过承接对外加工、引进企业产品作为实训教学内容,利用实训公司的边角料等方式,自给自足地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训耗材,实现了企业、基地、学院三赢。2016年江南校区实训基地共发生耗材21.6万元,其中除电梯基地2.2万元的耗材由学院提供外,其余19.4万元均由基地自行解决。

二是加强了对实训设备、实训耗材、实训场地的统筹管理与协调。按照《实训场地“7S”管理考核评比实施方案》,细化了实训场地的管理工作,责任到人。根据实训计划和课程安排,配备了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在充分培养挖掘学院现有一体化教师潜能的基础上,聘请了企业一线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充实实训教师岗位,提高了实训课教学质量。

三是统筹开展了院内外的技能大赛活动。两院采取以赛代练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对在国际、国家、省市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进行表彰,优先安排就业推荐。在院内,2016年两校区分别举行了技能节活动,检阅了教学成果,展示了师生才华。在院外,教师方面,江南校区汽车技术系教师在哈尔滨市交通局、总工会、市团委主办,凯利汽车云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哈尔滨市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二名1人、第三名1人、“优秀汽修工”2人。江北校区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了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青年专家冠军杯第四届世界技能大赛,两位教师因业务水平突出被选为大赛评委。在与“中日韩俄”四国青年专家教师进行的专业研讨和学术交流中,展示了学院教师的风貌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学生方面,江南校区2名学生获得“2016哈尔滨市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优秀汽修工奖。江北校区学生参加电器装置和程序设计两个专业项目的第44届国际技能大竞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荣获全省第一名;参加黑龙江省智能机器人竞赛获一等奖;参加“国家速录大赛、国际速录选拔赛”再次获得国际冠军并被冠以“无影手”称号,人民日报、凤凰头条、共青团中央、中国日报等上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提升了学院影响力。

(五)校企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就业层次与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根据市政府对哈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设计,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经过多方努力,获市人社局批准,学院牵头成立了哈市医药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囊括了哈药集团、葵花药业等十三家我市医药行业知名企业、八所中高职院校。集团的成立实现了校企资源、师资、设备的共享,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共同制定,探索出了一条哈市技工教育产教融合的新途径。

二是按照“七个对接”要求,增进了校企合作深度,与400余家企业共商校企共育的合作方式。其中与好利来、长安福特、福耀玻璃、地铁集团、康师傅控股的冠名班式深度校企合作,使学院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学院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做到了校园教学与企业生产同步、学生实习与最终就业联体,真正实现了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是加强联动,强化了对实习就业全过程的跟踪反馈,不断提高就业管理与服务水平。通过招工介入、订单培养、召开院内大型供需见面等方式,创新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开发高质量就业单位;加大优秀毕业生宣传力度,继输送毕业生到深圳、哈尔滨、大连法院就业后,再次输送毕业生到北京博文速记、云速记、人民大会堂等高质量单位就业,打造了就业明星,培育了就业品牌,拓宽了就业渠道,提升了就业层次。

2016年学院累计引入省内外知名企业59家,安置毕业生3075人,实现就业率99%。

(六)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继续提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一书。在院内以“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为主题,开展了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在评选中创新模式、严格程序,评选出了教师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人物,形象化、具体化了师德标准。通过对评选出的师德师风典型进行表彰,持续引领教师队伍思想境界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是教师业务能力持续提升。2016年学院通过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课改教案开发,提升了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意识,调动了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学观摩、集体备课、跟班听课、教学经验交流研讨、教师下企业实习、专题培训、新进教师集中培训以及参加省教学工作者能力提升班和转型升级班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使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实训指导能力和一体化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三是教师教科研能力持续增强。两院为拓展教师科研能力,制定灵活政策、投入专项资金,多方协调搭建平台,推动两院教师教科研活动的开展。通过努力,2016年江南校区完成了14项黑龙江省科研基地“十三五”省级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工作;有116篇科研论文在省职业技术培训成果评选中奖项;商贸旅游技术系对“多功能食品雕花刀”进行改进设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创新杯”英语教师信息化微课设计大赛中,2位教师荣获三等奖。餐旅教研室主任高歌同志在省餐饮协会年度名厨评选活动中,荣获最具影响力“名厨”称号。江北校区在国家级课件评比中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省科研成果一等奖6篇,二等奖23篇,三等奖30篇,佳作7篇。获国家微课大赛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优秀奖3人,“优秀组织奖”一个。

(七)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督导效果与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完善了督导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制》《教学质量评价制》进一步完善,日常督导月报制、专项督导通报制和重大问题专报制,有序开展,督导标准进一步细化。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了对教学秩序、教材订购、师德师风、新生入校、考试纪律等方面的专项督导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教育教学督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督导评价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是督导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在进一步细化日常学生工作督导的基础上,采取日常督导检查与听评课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听、评课更直观真实地了解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日常教学巡查,做到日记录、周总结、月反馈,发现问题及时与系部沟通,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秩序。实现教学检查制度化,学期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均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江南校区全年共检查专兼职及外聘教师400余人次的教案、教学日志、听课记录,其中学期授课进度计划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共听课561节,592人次,听课覆盖率达到任课教师的95%以上。

三是创新督导考评办法,提升督导工作效果。根据《教师教学工作档次评定标准》,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定档分级,结合日常教学督导及基础资料,邀请学生参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调查并进行档次评定。对评选出的正面典型进行推广;对负面典型进行约谈、培训和考核,并持续跟进。切实为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为育人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三、育人内容持续丰富、工作环节持续强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一是学生教育内容持续丰富。学院全年举办各类大型活动40余项,涵盖文体活动、讲座培训、参观交流等多个方面,为广大学生搭建起沟通交流、展示自我、施展才华、提升能力的平台。开展了青年志愿服务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广泛参与到助老、清冰雪等校园内外各项活动之中,发挥了青年志愿者服务校园、服务社会的正能量作用;成立了学生社团,开展了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从新生入学伊始就开展“新生拓展训练”、军事训练和爱国、国防、安全、心理等教育,在日常教育中贯穿晨读暮省《三字经》《弟子规》,诵读《宪法》《十要十不要》,丰富育人工程内容。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先进人物事迹,在各类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和祭扫烈士陵园,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育人工程的重要位置。江南校区关心弱势群体,推进了第三轮“关爱成长、呵护心灵、一帮一助学活动”,共有102名干部教师与学生结对,有效地缓解了困难学生生活上的压力,解决了后进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困难,降低了问题学生不稳定因素,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同时利用校报、广播等宣传媒介,拓宽文化教育途径。创立校报,设立社会热点、校园新闻、好人好事、励志故事、学生来稿、活动掠影等专栏,增强可读性、可视性,增强了教育效果;成立校园广播站,由学生团总支自治管理,设立了每日专栏,时时更新内容,突显专业特色,增强了校园媒体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性和实效性。

二是管理工作环节持续细化。实施了“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学生管理体系,在楼宇、楼层、教室、寝室等不同层面形成了全覆盖的管理网络体系。坚持“封闭式”管理,形成了以系为主体,学生处、保卫部门联动的动态联检制度;开展了以“学会感恩”、“讲究礼仪”、“遵守校纪”、“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活动月以及系列主题班团会;举办了十余场以《法制教育进校园》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报告会,邀请专业人士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师生知法、懂法、守法,降低学生违纪率,杜绝了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开展了“校园四禁”、“食品安全月”、“防火安全月”、“校园无烟月”等专项整治活动,及时严肃处理违纪学生,依法严肃处理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事件和涉事人员,并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予以通报,增强教育的及时性和实效性,并落实跟踪帮教制度,由学管教师进行一对一教育转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推进了平安校园建设。学院严格执行各项学籍管理制度。制作新生注册流程图、退学流程图、毕业证流程图,严格注册登记制度,完成了3400多名新生的注册工作;严格落实保险制度、严格转、休、退学制度,严格毕业证审批发放程序、严格执行学生资助政策。全年累计发放助学金、免学费1400余万元,在环节程序、政策运用、资料归集等方面都做到了0差错,完成了3300多名毕业生的毕业证发放工作,办理学生实习责任保险1329人,基本医疗保险2479人,补充医疗保险1570人。

三是学管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学管队伍是育人工作的主力军,学院组织班主任、辅导员、舍务管理教师、学管干部开展拓展训练,开展《治安法》培训与考核,召开经验交流会、工作研讨会、现场观摩会,提升学管队伍素质;充分发挥任课教师、舍管教师、班主任、治安内保等涉管人员作用,开展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评选,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弥补学管人员和空间上的不足;细化了班主任、辅导员、舍务管理教师、学管干部的等级评选奖励办法,鼓励年轻教师到学管一线充实和锻炼,对双肩挑的班主任教师,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雇员聘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切实加强了学管队伍建设,提升了育人工作效果。

四、招生模式持续创新,年度招生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坚持了“全员招生”的工作政策。将招生工作与部门、职工的年度工作目标挂钩,形成了工作责任制。巩固和拓展了“面向农村招生”、“定点招生”、“面向复转军人招生”等途径,创新和培育了“面向刑满释放人员招生”、“专员招生”等招生模式,充分调动了全体招生人员的积极性。招生办与各系联动,努力扩大了“订单招生”、“冠名招生”的比例,扩大了“高级技工班(高技能人才班)”的规模,形成了强大的招生工作合力。

二是加强了招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招生工作制度和流程,以网上报名为主,改革和规范了招生报名方式。按照岗位和职责,科学合理地分配了招生任务指标;公平妥善地处理了招生争议界定,严格确认招生完成对象,保证了教职工的招生权益,维护了教职工的招生热情。

三是细化了招生宣传、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了招生宣传、动员口径,理顺和细化了宣传渠道。利用参展省、市举办的宣传活动高质量地开展了招生咨询日活动,加大在省市报纸、电视、招生咨询日等途径的宣传力度,在省内同类院校中首开“微视频”宣传方式。建立了院内招生“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了报到服务,打通招生工作“最后一公里”。

通过努力,2016年两校区共完成招生3405人,圆满完成了年度招生任务。

五、培训质量持续提高,社会服务职能显著增强

一是服务领域持续拓展,大学生培训与创业孵化成果丰硕。2016年学院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开展企业孵化服务活动,开展了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专家讲座、项目路演、企业推介、沙龙交流等活动15期;吸纳大学生创业企业68家,其中科技型企业32家,综合型企业36家;拥有了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正在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1项;全年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6项,接待国家、省市领导、省内外政府、业界、各高校调研、参观、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10余次。全年实现销售总收入877.09万元,创业直接带动就业岗位近300个。一年来,通过努力,学院荣获教科文卫系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先进单位”;刘广耀同志被市科技系统授予“先进个人”;在孵企业哈尔滨及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人王雪莲被黑龙江省政府评为“黑龙江首届大学生优秀创业者。

二是办学优势持续显现,培训鉴定与大专工作成绩斐然。江南校区在政策性培训项目严重萎缩的情况下,利用自身软硬件及品牌优势,先后开展了省烟草、大连装备学院、省快递业务员等项目培训,全年共完成培训人数4043人,其中高级工以上培训1308人;完成技能鉴定4948人,其中社会鉴定3553人。江北校区加强与市人社局、财政局沟通协调,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政策要求,开展了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完成了市委下达的脱贫培训工作任务。同时以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为主要合作单位,加强与签约高校的联合办学,宣传引导在校全日制学生就读大专学历。全年累计完成各类培训2000余人,实现应届在校毕业学生大专学历就读率50%,职业技能鉴定获证率超90%。

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公务员考试工作圆满完成。江南校区全年承接并组织完成省市公务员考试9次、约1万人的考试任务。在组织、协调、服务等全过程工作中,周密安排、统筹协调、高质量服务,确保了考试任务顺利完成,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提升了学院知名度。

六、内涵建设持续强化,行政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学院根据当前的工作需要,出台了一系列的工作规章和办法,加大了“从严治院”力度,严格执行和落实了督办、考核、激励、问责等各项机制。真正做到了管理有规范、执行有遵循、考核有办法、奖惩有依据,用制度落实到位,带动工作落实到位,有力地服务了学院发展。

二是目标管理科学有效。目标管理部门加大了目标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强化各部门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效能,层层落实、加强监督、严明奖惩,进一步改革了管理体制,提高了管理水平。通过目标管理,全体教职工更加积极主动地谋求个人工作目标的实现,极大地促进了学院总体目标的实现。目标考核逐渐成为促进学院又好又快、统筹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三是人事管理严格到位。人事管理部门利用两院整合的契机,对院内人员、岗位、职责进行了摸底普查。进一步梳理了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完善了《部门职责衔接表》,通过确责、履责、尽责、问责的过程,做好了全员范围的“定岗、定编、定人、定薪”的“四定”准备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劳资、考勤、外聘人员管理力度,理顺了聘用程序、规范了劳动合同、严肃了工作纪律,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四是综合治理安全稳定。学院坚持每月一次的院级综治联检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重点落实了学院值班值宿制度,加强了督促检查,对缺岗漏岗事件,一律零容忍,对重大安全事故采取一票否决。在硬件方面,投入资金在重点部位加装了摄像头和报警器,更新换代了消防系统,提高了综治工作硬件水平;邀请驻地派出所、消防队来院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加强了全院师生的安全意识,保证了全年无重特大案件的发生,维护了校园平安和谐稳定。

七、工作标准与管理制度持续完善,后勤、财务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后勤服务积极主动。继续坚持“小管理、大服务、社会化”改革方向,在后勤服务各岗位持续开展“服务质量提档升级”活动,重点提升院区楼宇的保洁、庭院绿化美化、资产维修管护服务质量;加强物资出入管理和院内市场化服务项目的重点监管,保证师生衣食住行安全;对院内固定资产管理、车辆使用、物品采购等工作进行规范完善,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监管标准、检查制度,真正实现了提升工作水平、增强工作效能的工作目标。

二是财务管理严谨规范。学院按照国家会计法规、财经纪律、财政制度要求,主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来院对全年二级核算单位账目进行了审计,丰富了院内审计工作手段。本着厉行节约、合理调度、保证重点的原则,编制执行了年度预决算;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财务审批制度,完成了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学院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杜绝了小金库现象的出现,为学院建设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八、文明单位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学院文明新风尚逐步形成

一是“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学院根据创建标准,围绕文明单位六项活动,在全院开展了文明处室、文明职工、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的评比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参与了庆三八节联谊会、“促招生、展风采、亲自然”徒步远足、摄影等文体活动,展现了教职工的精神风貌。加强了对共青团工作的指导,通过评比、竞赛、交流等形式,组织纪念日演讲、座谈等庆祝活动以及各种文体活动,加强了师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树立了全院师生文明新风尚。学院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江南校区完成了第8期学生党校的培训工作,91名青年学生参加了培训。

二是宣传工作力度持续加大。在院内宣传方面,以板报、广播站为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加强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正面宣传,凝聚校园正能量,提高师生文明程度。在对外宣传方面,以学院网站为主要平台,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兼职通讯员队伍建设,开展新闻写作培训,提高新闻稿件质量,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全年上报市廉政网稿件12篇,6篇被采纳。通过加强与省市主流媒体沟通合作,多次邀请省市电视台、电台、日报、晚报对学院创新工作成果进行报道,极大地提振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的士气,提升了学院社会知名度。

三是充分发挥了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民主监督职能,开展了“建言献策”活动,促进学院管理服务上质量上水平。通过举办太极拳培训班、健康知识讲座,发放生日蛋糕券,举办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等形式,开展温馨工程,打造“职工之家”,力所能及地为职工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江北校区获得哈尔滨市“三育人”暨“强师德、树医风、塑形象”活动先进集体、“哈尔滨五一巾帼示范岗”、市总工会“合格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一名教师获得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江南校区有3名教师在 “三育人”评选活动中获奖。同时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帮扶工作计划,发挥优势,在完成传统扶贫动作的同时,开展了“技能扶贫”,圆满精准地完成了对延寿县玉河乡福利村、通河县凤山镇四马村的扶贫任务,真正将党的关怀送到了困难群众手中。

九、“两学一做”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一是在学院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中,深入开展重温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重温入党誓词等的“三个重温”主题党日活动;在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重新修订的学院党委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民主议事、集体决策,实行党务公开和院务公开;邀请专家入院授课,提高各级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要求,考核评价干部,使广大干部在比忠诚尽职、比精神状态、比工作作风、比业绩成效、比改革创新中成长进步。

二是在加强思想建设方面。以“两学一做”活动为载体,抓好“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系列讲话,尤其是两次来我省的讲话精神的学习,加强对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学习。实施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组织收看宣传教育片,树立广大党员在党言党、爱党、护党的政治觉悟。开展网上答题、邀请专家入院宣讲、党委书记亲自辅导等,以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方法,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活动中强化理论武装、突出活动特色、强化问题导向,真抓实干,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监督到位、引导到位,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为学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实保证。

三是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成果,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自醒、自查、自律意识,主适应新常态,树立新作风。按照中央“三严三实”标准、四有干部要求,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十项措施,用强有力的政治定力和铁的政治纪律推动作风建设,防止“四风”反弹。利用教师节、开学式等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人为本、师为先”的发展理念,开展爱岗敬业、学为人师、行为人表评选,以良好的党风引领院风、教风、学风建设,凝聚事业发展正能量。带领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干好事、干成事,不出事、不误事,推动各项工作出亮点、跨台阶、上水平。

四是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班子成员过双重组织生活,坚持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约谈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高质量地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中,积极开展“标准化党支部”和“党员先锋岗位”的评比活动,评选出年度先进党支部、模范党务干部和优秀党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关爱离退休老干部和困难党员生活,创新活动方式,统筹活动内容,丰富了慰问服务工作内容,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以建党95周年、迎接市委发展党员工作检查为契机,抓好了新党员发展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提高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以高标准严要求的组织建设加强“从严治党”,进而引领了从严治院、从严治教、从严治学。

五是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执纪监督、部门各负其责、依靠教职工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学院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合力。强化了党委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求。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市委“十项”措施,持续不断地抓好作风建设。加大纪律审查力度,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抓实监督执纪问责;深化党务院务公开,围绕学院“三重一大”,在干部任免、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大宗采购、职称晋升等方面,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和廉政监察监督,确保运行规范、遵纪守法、杜绝漏洞,营造了学院勤政、廉政、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强了党风廉政教育,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学习会、座谈会、交心会、民主生活会,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组织观看视频片、互评互议、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形式,强化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洁意识。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纪委、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党章》、《准则》、《条例》及与廉政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传达上级部署和要求,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反腐倡廉等专题教育,部署专项活动,组织专项检查,加强党性修养、从政道德修养和廉政文化建设,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加强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实,以向善向上的清风正气汇聚强大正能量,为学院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证。2016年,学院落实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考核取得88分的好成绩。

    总结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两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全国一流技师学院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仍存在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党委要求各部门要全面总结2016年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应汲取的教训,认真推进2017年的各项工作,为我院下步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