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 2018年工作要点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27日

  2018年学院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德技双修、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以“学院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工作主线,以聚焦国家职业训练院建设成果验收和迎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复检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深化校企合作、突出办学特色、实现多元办学、规范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在争当“全省一流、国内知名”技工院校的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一、以创建国家职业训练院为重点,继续推进后示范校建设

1.提高全日制教育办学质量,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层次。着力扩大高级工层次的学制教育规模,实现高级工在校生比率逐步增长。要不断增进校企融合度,为企业定制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提高技工教育质量。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平台,组织学生攻读大专学历,实现技能和学历双提升。

2.发挥公共实训基地功能,突出高端示范引领作用。面向社会开展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社会技能人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打造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做强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实现培训内容模块化、选择菜单化,为员工贯通技能成长道路。

3.开展技师和师资研修交流,打造“技师培训基地”。积极承接“技师培训项目”,开展企业技师(含高级技师)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依托我院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承办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人员交流培训活动。主动承担省级以上技工院校师资培训任务,重点培养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

4.承办技能竞赛项目,打造技能竞赛集训基地。要结合学院专业优势,创建市、省、国家层级的集训基地,在师资队伍、设备设施、集训场地、服务后勤、基地文化、运行机制等方面做好规划。广泛承接各级别的技能大赛,建立国家级技能大赛专家资源库,为大赛集训和承办提供技术支撑。

5.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打造高水准技能鉴定平台。在现有基础上,建设满足职业训练院需求的标准化、规范化、高质量的职业技能鉴定场所,积极承接政府、行业、院校有关工种的技能鉴定工作。

6.提高就业质量,拓展就业服务功能。做好全日制学生就业,为在校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服务,建立学生跟踪服务机制,跟踪学生发展状况。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及社会转岗人员就业服务工作,为促进就业、满足企业技能人才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二、以文明单位建设“复检”为重点,继续打造学院文明新风尚

7.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成立组织机构,形成“院党委统一领导、党群工作部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实施办法》《精神文明建设量化考评办法》等制度,将“复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复检”第一责任人,党群工作部是业务指导和培训部门,对工作完成不力、影响“复检”进度与结果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严肃问责追责。

8.营造“复检”工作浓厚氛围。组织全院师生认真学习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创建氛围。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橱窗、电子显示屏、文化墙、横幅标语、广告标牌等宣传阵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服务的窗口,将服务流程和承诺事项上墙;在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网络机房、体育馆等场所,将文明公约上墙。大力宣传师生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榜样,弘扬正能量。

9.认真做好文明创建资料的整理归档。各部门要按照“复检”工作要求,将与文明单位创建相关的会议记录、文件、活动方案、活动简报、活动总结等文字资料和现场图片、视频收集整理归档,做到不漏项、不缺项,按要求分类建档。

10.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引导管理,牢牢掌握学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和官方微信建设,加大学院宣传工作力度,挖掘校园新闻亮点,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与省市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全方位宣传学院,重视网络舆情研判,准确把握舆论热点和舆论倾向,不断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宣传,不断凝聚校园正能量,提高全院师生文明程度。

11.扎实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广大师生系统全面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三个文明”(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在广大教职员工中开展文明处室、文明个人、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开展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推进依法治校,优化办学环境、整顿工作作风、提升管理水平,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升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12.积极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道德模范人物学习活动,推动师生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园气氛。在师生中开展勤俭节约活动,倡导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引导教职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13.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配齐配好工会组织和专职干部,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工会活动。激发师生员工以校为荣、爱校爱岗的精神动力,增强教职工团结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关注困难职工,积极为职工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14.切实做好对口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好与延寿县玉河乡长安村的对口帮扶工作,真正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把政策、信息、项目、技能送到每个贫困户家里。开展村级小型公益项目建设,新建公共厕所、安装路灯、修建边沟、种植花草,助力建设美丽乡村。

三、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15.提高全日制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尝试“中-高级续读”模式,即:按照现代学徒制有关政策规定,通过“2+1+1”的学制形式,在我院全日制中级工毕业生中招收高级工续读生,毕业后直接取得高级技术等级。面向普通技工学校的中级应届毕业生,探索“2+2”学制形式,联合招收培养高级工。逐步扩大高中毕业生招生比例。面向已取得中、高级技能等级的在职人员,通过“弹性学制、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学制形式,取得更高一级职业资格。

16.巩固扩大双元制办学经验成果。开展“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教学大纲和在企业培训的培训大纲,共同开发教材。校企分工负责,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17.以“竞赛文化”引领人才培养。要以世界技能大赛和省、市技能大赛为靶向,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办好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高质量举办“第二届校园技能活动月”,组建“后备军”,选拔“好苗子”。鼓励师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分层次对获奖选手进行宣传表彰。

四、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8.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数控技术应用、焊接加工、汽车维修、机械加工、药物制剂、药物分析与检验等传统优势专业向中高端迈进;着力电梯安装与维修、电气维修、轨道车辆运用维修、交通客运服务等专业向产业链和精深加工拓展;强化计算机、3D打印、机器人制作、无人机操控技术、物流、电子商务、酒店服务与旅游等专业发展,打造新兴专业群。储备健康养老、“大智移云”等发展前景广阔、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

19.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加大一体化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比重。开设第二课堂和选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各专业一体化教学开课率要达到60%以上,实训课开课率要达到50%以上。

20.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新环境,着力促进知识传授、文化传承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氛围。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21.规范教材研编使用。精选公共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引入国内外先进教材。建立学生参与选择教材的机制,增强教材建设的针对性。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一体化校本教材,组织编写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德育课校本补充教材和技能实训手册。

22.加强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加强对实训设备、实训耗材、实训场地的统筹管理。实训处要会同各系,推动《学院安全文明实践教学场地“7S”管理考核评比实施方案》落实。聚焦世赛选拔赛对竞赛场地的要求,提高实训基地硬件建设,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技能大赛省级集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的国家集训基地打好基础。做好“省、市重点专业”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创建、升级和完善工作,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考评制度》,充分发挥其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作用。

五、以规范教学秩序为重点,继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23.加强“两个档案”建设。各专业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安排、教材应用、教师配备、课时费发放等各环节进一步规范梳理,形成完整的专业教学档案;各任课教师要从教案编写、备课试讲、教学质量评估、学生作业及考试等各环节进一步规范梳理,形成完整的教师业务档案,使“两个档案”的建档率达到100%。教学综合管理部门要会同各系,在全院教师中开展教学管理规范化培训,并根据规范要求,做好各环节工作的协调指导,做到事前有部署、过程有督导、年终有考核。

24.加强教师资源调配。加强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及实训课教师的统筹协调和调配使用,通过进一步完善教师选课机制,有效调剂内部师资,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成效。

25.规范学生学业考评机制。要严肃考试纪律、优化考核手段、完善奖惩机制,强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的考试管理。通过以训代考、以赛代考的形式,提高学业考评工作的实效性。

26.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引导和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日常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推进学院数字化校园OA应用平台和校园“一卡通”建设,为创建智慧校园打好基础。图网中心要积极为校园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管理与维护提供技术保障,要加强数字资源库、数字图书馆、数字实训室建设,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升级改造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形成与校园内外网软硬件建设相配套的集管理、维护、运转于一体的学院网络管理体系。

27.加强教育教学督导工作。进一步完善督导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将日常检查督导与专项检查督导结合起来,着重开展对师德师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秩序、教材订购、考试纪律等方面的专项督导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舍务管理、育人活动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建立“日常督导月报制”“专项督导通报制”和“重大问题专报制”。加强教学巡查、认真落实听评课制度,引导一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六、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8.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教师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争做“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开展“十佳班主任”“十佳育人模范”“十大感动人物”“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和“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实行新入职教师师德师风承诺和入职宣誓制度,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

29.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学大师名师梯队、教学团队,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教师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参加学历学位提升教育,支持教师参加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考试,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和职业资格等级。

30.提高教研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围绕技工教育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活动,做好教师申请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和参加省级科研成果评选工作。加强院、系两级教学科研管理和培训,落实年度各系科研任务,提高科研成果水平。

31.开展教师校本研修。开展赛课、赛教案、赛成果、赛育人典型活动案例和师资、专业、课程、教材、科研交流。通过教学观摩、集体备课、跟班听课,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提高。

32.落实教师轮训制度。借助技工院校教师培训项目、行业企业师资培训交流、黑龙江省技工教师进修培训等各级各类平台,扩大教师轮训覆盖面,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落实技工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相关要求,有序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33.聘请“大工匠”进校园。聘请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34.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争取省市人社部门支持,借助“龙江丝路带”建设,开展与国(境)外职业院校交流互访和教育合作。借助黑龙江与广东省、哈尔滨市与深圳市的对口合作关系,尝试与深圳同类技工院校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互访、竞赛交流、共建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合作。

七、以深化校企合作为重点,构建校企深度融合体制机制

35.推行“校企双制”的合作办学模式。聚焦黑龙江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哈尔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对接落户哈尔滨新区的各类企业,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范围,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新型关系和联动机制。

36.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以冠名班、定向班为重点,提高校企合作的紧密度,探索“校企六共同”模式(共同建设专业、共同招工招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共同考核评价、共同组织就业),提高校企合作的紧密度。

37.建立“校企互派导师”的工作机制。学院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将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邀请企业向学校选派技术骨干,将用工需求与人才培养对接、岗位流程与教学过程对接,缩短学生的技能过渡期,提高适应能力。

38.共建“政校企多赢”的职教集团。扩大与哈尔滨医药职教集团、哈尔滨现代服务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的深度合作,搭建“校企互建”平台,学院将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将职工培训基地设在学院、校企共建产品研发中心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将校企合作推向深入。

八、以强化德育和细化管理为重点,不断提升学管工作水平

39.大力加强德育教育。发挥好课堂育人功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板报、广播、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弘扬身边的好人、好事、好活动,批评和曝光不良行为表现。开展礼仪课程与德育一日常规教育,规范学生着装、发饰和言行要求,引导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秩序、遵守校园文明规范。探索“互联网+德育”,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40.培育校园核心文化。以新生军训、入学教育、升旗仪式、“四节”为主线,以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为引领,大力培育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柱、以“工匠文化”和劳模精神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的养成。

41.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将《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三字经》《弟子规》等优秀传统文化、《十要十不要》《一日行为规范》《学生守则》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人物事迹列入晨读幕省和早晚自习内容。把校史、校训、校风列为“入学教育”内容。将学生日常生活、文明行为、礼貌用语、卫生标准形成制度。

42.继续坚持“五育人”。坚持“教书育人”,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德育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之中,做到“教书育人”。坚持“活动育人”,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月、主题周、主题日、主题班会活动,将教育渗透到诸如升旗仪式、军训会操表演、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发、技能大赛表彰、整纪大会等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读书节、技能节、健身节、艺术节”等四节、“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团队”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坚持“管理育人”,各系要与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将学生成长期间的各方面评价、奖励逐一记入档案,永久保管备查;要开展礼仪课程与德育一日常规教育,严格学生着装、发饰和言行要求,紧密衔接课内外活动,开展卫生评比。坚持“服务育人”,继续开展“关爱成长、呵护心灵、一帮一”互助活动,班主任要从细微之处关爱学习,在生活中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帮助、心理上给予疏导、行为上给予引导,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成长、缓解压力、解决困难,降低不稳定因素。坚持“环境育人”,充分利用板报广播等宣传阵地,及时表扬和宣传好人、好事、好活动,批评和曝光不良行为,切实加强环境舆论引导,全方位开展好育人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3.细化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全员管理、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的“三全”学生管理模式。发挥任课教师、班主任、舍务管理教师、治安内保等各方面学管人员作用,形成全天候、无盲区的“学生管理网络体系”。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作用,由团委牵头,形成上下衔接、纵横交叉、充满活力的“学生活动网络体系”。发挥班委会、团支部、学生纠察队的作用,在校园、楼宇、楼层、教室、寝室等不同层面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稽查、自我督导的“学生自我管理网络体系”。主动加强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学生管理工作,坚持“封闭式”管理,开展“校园四禁”“食品安全月”“防火安全月”“校园无烟活动月”等专项活动。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事件和涉事人员,时刻教育学生学法、知法、懂法、遵法、守法。进一步深化舍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以各系为主体、学生处统筹、安保部门联动的舍务管理模式。完善资助管理制度,落实“逐级审核负责制”。按时完成新生注册,认真核实学生学籍信息,及时进行学籍异动处理。严格审核认定学生受助资格,及时进行系统申报,认真进行资格审核审批,严格履行资金发放程序。加大资助资金监管力度,开展资助管理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工作,确保资助资金安全。

44.强化学管队伍建设。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班主任、舍务教师、学管干部的培训与考核,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工作研讨会、现场观摩等活动。学生处、团委要积极抓好学生社团建设,强化学生干部的培养,充实管理队伍,构建全覆盖的学生自治工作队伍。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工作指导、能力培训和拓展训练,不断充实优化班主任队伍,原则上要求年轻教师必须有班主任岗位经历。继续细化和实施对班主任的等级评定奖励,对“双肩挑”的班主任教师,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雇员聘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九、以招生就业工作为重点,稳步提高学院办学规模

45.继续实行全员招生。强化全院教职工全员招生的责任意识,及时通报各部门及其职工招生任务完成情况,严肃认真兑现奖惩政策。巩固拓展“定点招生”和“专员招生”途径,加强对省内外偏远地区市场的走访与开发工作,努力扩大“订单班”“冠名班”的招生比例,不断扩大“高级技工班(高技能人才班)”的规模。确保高质量地完成3500人左右的年度招生任务。

46.努力拓宽招生渠道。探索招收院内中级工班学生续读升级的招生、面向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和新型学徒制等校企合作招生、与初高中合作面向初三和高三学生提前分流招生、与普通技工学校联合培养招生等方式,创新开展招生工作。

47.加强招生宣传。积极参加“技工教育招生宣传月”“职业教育宣传周”“7.15世界青年技能日”和“技工教育办学成果展”等宣传活动,重点宣传我院招生政策、办学特色、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等,提高我院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同度。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微信、百度推广、出租车电子屏等媒介,以及乡镇广播站、地区电台、电视台等新阵地宣传招生。定期组织校园开放日、竞赛开放日、为民服务日等活动。

48.建立“一站式、全过程”招生管理服务机制。扎实做好拟报名学生来校参观的引导、咨询工作。做好“控流保学”工作,教职工要从思想动态、在校表现、学习生活状况等各个方面,对经其招生报名入学的学生持续关注、负责到底。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管人员要群策群力做好防流失工作,各系学生年流失率力争控制在7%以内。

49.提高学生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强化对实习学生的全过程跟踪服务,定期调研企业的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情况及学生在企业的能力体现和适应性。尝试进行职业测评,保持3年内跟踪服务。不断开发高质量就业单位。做好学院“十大就业明星”评选,设立“就业服务”“就业讲坛”和“创业讲坛”。各专业树立1-2个就业明星,各重点建设专业建立3—5个深度校企合作单位,实现毕业生安置率98%的就业工作目标。聘请“大工匠”“龙江技术能手”“技能大师”及优秀毕业生进校园传经送宝,营造“学好技术,优质就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就业质量提高。

十、以提高技能培训质量为重点,夯实“一主两翼”办学结构

50.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争取行业企业、省市劳动保障鉴定管理部门的支持,开发培训市场、用好培训政策,培育培训项目。完成好省农委所属7个县的新型农场主培训任务,做好省监狱管理局所属4个监狱服刑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继续争取企业在职职工、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培训项目,扩大创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失业人员培训、再就业和转移就业培训,提高高级工、技师的培训规模。加强技能鉴定工作的宣传与引导,提高社会服务工作水平。

51.面向在校生开展学历提升教育。以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为主要合作单位,加强与签约高校的联合办学。通过宣传引导,不断扩大在校全日制学生就读大专学历的比例,同时要加强对学历教育的管理,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过程监管、严肃工作纪律,不断提高学历教育质量。

全年实现社会培训4000人次以上、职业技能鉴定2000人以上、培训收入300万元,2016级在校适龄学生大专就读率达50%以上的工作目标。

十一、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提升行政效能和后勤保障能力

52.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加快学院章程和3—5年发展规划编制进程,健全适应学院发展的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形成规范、科学的制度体系。牵头制定工作制度的部门,要负责对出台的制度、工作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强化管理制度、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53.加大目标管理力度。进一步细化目标考核实施办法,科学合理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逐级考核。对目标推进情况,采取党政联席会与学期考核、年终综合对标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54.加强督办工作。健全督办工作制度,紧紧盯住未落实的工作任务和推诿懈怠的责任人,严明工作纪律,明确考核标准,提高责任意识,推动学院办学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让广大师生看到真变化。

55.强化校园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安全措施,堵塞安全漏洞。坚持每月一次院级综合治理联检,排查事故易发生的重点场所、要害部门、关键环节的安全隐患。要加强防范火灾、爆炸、食品安全、交通事故、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制定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对重大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开展经常性的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应对安全事故的必备常识和避险技能,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落实好值班值宿制度,对缺岗漏岗事件,一律零容忍,坚决按制度严肃处理。继续坚持院级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晚自习时间带班巡视巡查制度,通过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

56.加强人事劳资管理。积极稳妥地开展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规范化工作,做好全员范围的“定岗、定编、定人、定薪”的“四定”工作,做好职称聘任工作,以此为基础,做好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岗工作。严肃考勤纪律,强化考勤工作的严肃性和真实性。提高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健全职工档案,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

57.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学财务管理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分析财务运行状况,规范财务收支行为。要加强对学生资助专项资金的过程控制,防止和杜绝虚报虚列、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继续开门搞预算,提高预算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58.加强资产采购的规范与管理。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规范釆购行为,防范采购风险,严格执行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制定我院政府采购责任清单和工作流程图,加强管理、防范风险、提高采购参数制定水平、缩短采购周期。对来自国家、省、市专项资金和教育费附加专项资金项目,要提早编制采购计划。完成资产统一编码,资产标志粘贴和资产管理台账登记工作。按规定程序对闲置和拟报废资产进行清理处置。

59.优化后勤服务管理。深入开展后勤“优质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后勤人员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车辆、食品、卫生安全无事故。对师生集中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回复,实现服务工作提质增效。重点考核院区及楼宇保洁质量、庭院绿化美化质量、资产维修管护质量、学生及职工伙食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水、电、气、暖及其它材料消耗;重点监管市场化服务项目的服务范围、产品质量、价格水平;落实设备设施维修承诺制度和车辆管理使用制度,重点保障师生的“吃、住、行”活动。在每学期一定范围内,征询服务质量测评,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十二、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重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60.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到学院改革发展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筑牢“四个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6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条例》《准则》的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民主议事、集体决策、党务公开、院务公开,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坚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高各级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建设和发展学院的使命感,推动学院不断开拓新局面,取得新业绩。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要求,考核调整任用干部,使广大干部在比忠诚尽职、比精神状态、比工作作风、比业绩成效、比改革创新中成长进步。

62.加强思想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为载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制定和实施年度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各支部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以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方法,认真组织好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专题辅导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党的意识、党性意识、党员意识,树立牢固的在党言党、爱党、护党的政治觉悟,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63.加强党组织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标准化党支部”和“党员先锋岗位”评选。创新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方式与机制,围绕在落实学院各项工作任务,开展好形式多样的主题支部活动。加强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

64.持之以恒整顿作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紧盯“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克服“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继续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崇尚真抓实干,重点解决工作跑粗、标准不高、作风不严和工作拖拉、效率不高、不担当、不碰硬的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努力形成“五个好作风”。

65.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使各级干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中规守矩、廉洁从政,切实增强防范腐败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努力营造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党委号召,各部门要进一步适应新学院改革发展和工作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按照部门工作职责,做好目标任务分解,层层传导压力,以目标为牵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